近日,由重庆工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主办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南岸校区图书馆视听阅览室举行。活动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明贵现场展示树叶雕刻技艺,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参与。活动由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付海鸿老师担任主持人,通过“讲解+实践”的沉浸式体验,带领师生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活动全程互动热烈。

以叶为媒:非遗技艺的科普与对话
活动伊始,付海鸿老师向师生介绍了李明贵大师的艺术成就。作为“重庆树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大师在树叶处理技术方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项,申请“制叶堂”商标两项。付海鸿谈到:“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基因的延续。希望同学们通过实践,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李明贵手持梧桐叶,从选叶、防腐、压平到雕刻的十二道工序逐一进行剖析。随着银刀在叶片上轻盈游走,一幅《兰亭集序》的微型书法逐渐显现,引得现场惊叹连连。

指尖匠心:师生共塑非遗记忆
实践环节中,师生们以小组形式围坐操作台,李明贵对每件作品进行个性化指导。两小时的创作中,素净的银杏叶化身艺术载体:有的镌刻诗词名句,有的勾勒校园建筑剪影,更有跨学科创意作品如“量子叶雕”“AI算法纹样”等,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思维的碰撞。

叶脉传情: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分享环节中,师生们畅谈感悟。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常珑议捧着自己雕刻的叶片感慨:“原以为非遗是封存在历史里的标本,直到亲手雕刻这片叶子才明白,它分明是跳动在指尖的文明心跳。”付海鸿老师道:“当非遗从博物馆走进课堂,当青年用创新思维重构传统,文化传承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