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工商大学
  • 信息门户
  • OA

学团工作

重庆工商大学“渝见凉山”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团走进彝区探访国家级非遗彝绣传承人

2025年07月10日 
阅读:



2025年7月8日,重庆工商大学“渝见凉山”法律援助团3名法学专家、8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在她充满民族风情的工作室里,五彩丝线与古老纹样交织,不仅揭开了彝绣的千年文化密码,更开启了一场“法律护航非遗传承”的深度对话。探访活动全程由团队成员木乃以铁进行彝汉双语翻译。

“彝绣不是简单的‘绣花’,每一个纹样都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年过六旬的阿西巫之莫向团队师生展示绣有“太阳历”“羊角纹”的作品,眼神中满是自豪。她介绍,彝绣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从先民在兽皮、麻布上绘制图案,到如今用针线缝制出丰富纹样,每一步都凝结着彝族智慧。

从象征吉祥的“火塘纹”到代表丰收的“谷穗纹”,从记录迁徙的“山路纹”到守护平安的“虎头纹”,这些纹样堪称彝族文化的“活化石”。阿西巫之莫说,彝绣不仅是技艺,更是彝族女性情感与族群记忆的载体。据悉,合作社积极推进“非遗进农村”,为学习刺绣2000多个彝族妇女提供普通话培训与创业指导。团队成员也向合作社捐赠了50份普通话学习手册,希望通过阿西巫之莫的培训基地在彝族聚居乡村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流中,法律援助团重点关注了彝绣传承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权益保障等法律难题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生洪诗灿表示,我们计划为彝族刺绣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帮助解决商标注册、版权保护等问题,让传统文化在法治框架下更好传承。


   


                                 




上一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顺利举办第十二届“新儒商”大学生艺术文化节朗诵大赛决赛
下一条:重庆廉政与审计治理研究中心联合重庆工商大学廉洁文化研究会走进彝区开设廉洁讲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