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 日,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双网共治”党建与社工志愿服务调研队在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赖长鸿的带领下走进大桥社区,开展参观学习、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座谈交流系列活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实践队成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党建展厅、便民服务窗口、居民活动室等功能区域。社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党建+网格化服务”模式在居民矛盾调解、组织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双方就“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展开交流。
参观结束后,调研队成员就地开展“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意愿”线下问卷调查。调研队成员针对社区党建活动形式、服务需求匹配度、时间安排等核心问题设计问卷,面向在场党员及社区工作者收集有效问卷5余份,为后续精准设计服务项目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赖长鸿的指导下,队员们与社区社工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围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难点”“老年群体服务供给缺口”等议题,社区社工分享了大桥社区孵化“银龄互助队”“网格员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的成功案例,同时提出资源整合渠道有限、专业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提出高校在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这正是校社合作的切入点。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潼南区委社会工作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实践队成员依次汇报了近三天在社区走访、文献研究中形成的调研成果,初步形成《党建引领下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优化》调研报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建立党员专业人才库”“开发青年志愿者虚拟阵地”等多条建议。区委社会工作部杨勇部长对调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基层治理需要理论下沉与实践创新的双向奔赴,同学们要把论文写在社区一线,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民生的行动力,高校青年走进社区发现真问题、提出真对策,这种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案走的实践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青春智慧。他表示将梳理整合调研建议,推动建立校社常态化合作机制,让“三下乡”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接下来,实践队还将围绕社区组织建设、培养专业性志愿者等主题开展系列服务,用实际行动把课堂理论和“三下乡”实践紧密结合,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