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工商大学
  • 信息门户
  • OA

学术动态

MSW南山讲坛(10期)————中国家庭文化为基础的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研究

2021年05月25日 
阅读:

 2021年5月23日下午14:30,由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MSW南山讲坛第十讲“中国家庭文化为基础的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研究”在我校慧智楼模拟法庭正式开讲。本次讲座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的刘继同教授主讲、我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吴永波为与谈人以及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侯明喜主持,校内外5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长期照顾、姑息治疗、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既是国家层面重大社会政策议题,又是健康老龄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涉及所有人和所有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在安宁疗护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次讲座从中国人生死观的内涵外延与基本特征出发,探讨中国特色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

 首先,刘继同教授通过向在场师生发放问卷——“死亡通知书”的形式,了解到大家对于死亡的认识及理解。与以往讲座汇报形式不同的是,刘教授选择在分享问卷填写内容的过程中,带领大家逐步感受到中国人生死观的主要特征: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集体主义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家庭文化在安宁疗护中的重要影响及安宁疗护与家庭社会工作的关系。

 在问卷填写内容分享过程中,刘教授通过重点讲诉自己母亲的临终经历与资深儿童福利院和临终病房的社会工作者纪慈恩两个例子为切口展示医务社工工作中所需要的技巧方法,例如在安宁疗护中展现人文关怀的训练等。

 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就安宁疗护的社会工作,刘教授从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践,从老年安宁疗护、儿童安宁疗护等多个层面和在场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

 有学生提出疑问,在案主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没解决时,作为社会工作者到底能真正为他们做些什么,能有哪些真切、落到实处的帮助?刘教授以跨国儿童的收养寄养问题的解决举例回答,要想真正帮助案主解决问题,需要国家、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个主体共同助力,推进中国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

也有学生表示,与老年安宁疗护等更受到重视的社会工作相比,儿童临终关怀似乎很容易被忽略,如何去开展相关的工作在当下亟待我们去解决。刘教授对此回应道,儿童临终关怀在国内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我们应该多去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并使之本土化,并最终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

 讨论结束后,侯明喜副院长首先刘教授的倾情讲授致辞感谢,并肯定了本次以交流互动为主体形式的讲座,认为其提高了讲座的互动性,具有创新性。最后对刘教授的讲诉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复杂的现实状况前,做好医务社工与家庭社工的衔接、宏观社会工作与微观社会工作的衔接并使之应用到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医务社工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再次感谢刘继同博士、侯明喜副院长以及吴永波主任的精彩交流和互动,感谢参与本次讲座的校内外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上一条:首届“巴蜀杯”仲裁征文大赛公告
下一条:论文速递——“文本、话语及语象:民间故事画的时空叙事关系研究”

关闭